日前从接近北京国际矿权交易所(北矿所)的人士处了解到,自中国铁矿石交易平台启动后,北矿所已和力拓、淡水河谷以及澳大利亚第四大矿山FMG进行了多次会面和谈判,但愿游说矿山作为会员加入。据他透露,矿山都在观望,并未表现出特别强烈的意愿,但目前和中国之间的合作最为紧密的淡水河谷很可能最先“松口”。 值得留意的是,另一矿山必和必拓的立场并未“软化”,在北矿所多次和国外大型矿山谈判中,必和必拓从未现身。 不管是必和必拓和新加坡筹建的环球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仍是中钢协、五矿商会和北京国际矿权交易所(北矿所)筹建的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争取更多的会员加入成为两家博弈定价中央的枢纽所在。自1月17日,“中国版”现货交易平台启动已一月有余,北矿所举办各种推介流动开释积极信号,必和必拓筹建新加坡环球铁矿石交易中央的步伐则显得缓慢而低调。 上述人士说:“一方面,淡水河谷的巨轮计划和分销中央都受到了良多阻碍,它需要在中国树立更好的形象,另一方面,力拓和必和必拓同在澳洲,股东也相互交叉,因此相对步调比较一致,淡水河谷作为巴西矿山,本身和两拓就存在竞争,因此更轻易支持中方。” 资料显示,自长协定价模式被取消后,以铁矿石指数为基础的季度定价和月度定价成为我国钢厂和三大矿山合作的主要模式。目前,国际上有普氏指数、TSI指数和MB指数三大铁矿石指数,在必和必拓的推动下,普氏指数成为认定的参照尺度。值得留意的是,在一年多的运营中,海内机构普遍对普氏指数有所质疑,由于其价格属于询价,且采集的数据来源没有宣布。 就此背景下,三大矿山之一的必和必拓公布在新加坡筹建一个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运营采取会员制,股东构成包括钢厂40%、矿山40%、商业商20%,但愿由此形成一个基于现货交易的铁矿石指数,并终极形成被国际认可的铁矿石指数。就在必和必拓紧锣密鼓预备的时候,一个功能定位非常相似的“中国版”现货交易平台已“搭台唱戏”。 必和必拓目前无心顾及北矿所的游说,它更但愿让更多中国钢厂加入新加坡的环球铁矿石交易中央。“此前我国良多钢厂都抛却加入,让必和必拓感到非常麻烦,但是它(必和必拓)一定不会等闲抛却,而它作为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它的影响力不容小视。”联合金属网一位分析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目前北矿所主动和矿山接触,但是目前矿山方面仍存在良多顾虑。 “是否成功取决于这一平台的交易规模,而实现这个目标供需双方缺一不可。这也就意味着,光有钢厂、商业商还不够,拥有垄断地位的三大矿山能否介入非常枢纽。”联合金属网分析人士说,像此前海内钢厂可以选择“退出”必和必拓现货交易平台计划一样,矿山也会采用同样的消极举措来“抵制”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 “尽管目前刚刚起步,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必将成为将来铁矿石价格形成中央,这是大势所趋。对于中国铁矿石交易平台而言,除了需要吸纳更多的矿山加入以外,获得钢厂支持并逐步增加平台上的交易数目和规模,更是博弈胜出的枢纽。”海内一家钢厂矿石采购部人士对记者说。 他坦言,尽管通过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拥有增加铁矿石供给渠道、减少铁矿石商业中不透明环节、减少本钱增加效率等好处,但是和传统的铁矿石入口商业模式比拟,采用在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上采购矿石,除了要冻结保证金带来资金压力外,付款、取货、验收等等环节都显得比较繁琐,另一方面,钢铁出产需要不乱的原料供给,因此钢厂必需认识上游铁矿石供给商以及商业商,并建立良好和不乱的关系,这样不管从矿石质量和供货量上都可以保证,而这一点恰正是利用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进行铁矿石采购无法达到的。www.gywf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