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钢养猪、做电商到鞍钢、宝钢等纷纷“出海”买矿,越来越多的钢企正“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试图探寻到突围之道,实现20G高压锅炉管企业利润的自我救赎。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不置可否。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海民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中国钢铁市场调节机制依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该停产的不停产,该倒闭的不倒闭,不能有效控制产能,钢企效益就难以从根本上好转,中国钢铁业未来几年形势仍不容乐观。
产能失控
钢企利润失血难止
除去鞍钢股份惊人的巨额预亏,首钢股份和凌钢股份的中报亦分别预亏超2亿元,此外,沙钢股份、三钢闽光、武钢股份等钢企的业绩下降幅度也都超过50%。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宝钢股份中报预增80%-100%,但也并非主业给力,而是得益于得益于公司出售不锈钢、特钢20G高压锅炉管事业部相关资产和股权后承担亏损减少、出售标的总评估价值较账面价值的增值以及对降低公司财务费用的贡献。
而受欧债危机及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等多重因素影响,钢材销售价格大幅下滑成为不少钢企主要致亏原因。如鞍钢股份最新公告表示,由于钢材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2%以上,使公司效益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
“市场低迷应该说是造成钢企大面积亏损的一个基本原因。事实上,其他国家的钢企情况也不是太好。”刘海民向本报记者道。
以全球重要的高端钢材生产基地日本为例,受欧债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减速等冲击,日本四大钢铁企业2011/12财年利润皆出现大幅下降或巨额亏损:新日铁净利润同比下降37.3%;JFE转盈为亏,净亏损366亿日元;住友金属净亏损538亿日元,亏损程度加深;神户制钢净亏损142亿日元,亦转盈为亏。
但在刘海民看来,尽管全球钢企眼下日子都不太好过,但中国钢铁行业的一些特有问题却令整个钢铁业的困境“雪上加霜”,始终难以好转。
“中国钢铁行业市场调节机制有点失灵。本来有些亏损的企业或没有边际效益的企业,应该停产的,但因为技术、成本等原因停不了,虽然亏损却还在大量生产;另一方面虽然需求本身没有明显地减少,但供给能力却仍在增加,大量中小钢企、民企新生了差不多一亿吨的产能,所以20G高压锅炉管钢企效益始终好不了。”刘海民道。
这也成为目前钢铁行业内的普遍观点。柳州钢铁董事长梁景理此前亦指出,中国钢铁行业目前最大的症结,就是对产能控制不住。“比如说,明明知道钢铁产能过大,但对民营钢厂的无序发展各级政府采取非常宽容的态度,环保搞了这么久,节能也达不到,这跟地方利益有很大关系,各个地方都认为只有做大,才能够赚钱,实际上最终的结果是自相残杀,”他道。
钢铁业救赎
路在何方?
“现在钢铁行业已经是一个微利企业,钢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靠其他的方向开拓更宽阔的市场。”有武钢人士此前道。
而目前来看,众多钢企将拯救自身利润的主战场放在了发展非钢“副业”上,寄希望于“东方不亮西方亮”。最为典型的就是武钢,这家中国钢铁业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频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关注的原因不在其钢铁主业,而是因为其准备花大资金建万头养猪场和杀入电子商务领域。据悉,按照武钢“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将有1100亿元产值来自非钢产业,占总产值的30%以上。
同样,马钢日前亦提出“十二五”非钢产业发展构想,称将在守好钢铁主业“责任田”的同时,积极做好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资本运营,其中包括进军物20G高压锅炉管流产业,借助正在兴建的和县郑浦港和马鞍山长江大桥,发展国内外贸易和物流运输业。www.gywf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