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力推钢铁行业兼并重组,但效果却并不明显。昨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工信部网站上看到,去年,国内钢铁业的集中度不升反降,20G高压锅炉管产量前十名的钢铁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9.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还介绍,粗钢产量前30家占总产量的55.1%,下降5.9个百分点;前50家占65.3%,下降4.6个百分点,“产业集中度下降,加剧了市场竞争”。据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了高端产品方面,甚至是重复研发其他企业的产品,造成高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象。
同时,在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多数钢材品种均处于过剩状态,其中高端板材中的精品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目前已供大于求。此外,钢材市场出现的恶性竞争值得关注,企业价格战加剧,钢铁企业长期实行的不给钱不发货原则在一些品种上已难以坚持。在看到广阔的市场空间带来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钢铁物流的高成本正在困扰着市场,成为当前国内钢铁企业和钢贸商效益增长的“瓶颈”。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为11.1%,这一指标高于全部行业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于日本同行业5.6个百分点;包括采购、运输、库存、管理、回收等成本在内的20G高压锅炉管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甚至更多,而世界发达国家钢铁物流成本仅为其产品总成本的8%~10%。在我国钢铁物流成本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和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其他成本占17.8%。显然,运输环节是控制物流成本的关键。
当前,我国钢铁企业依旧处于“微利”状态。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占全国产量的81%)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9%,小于产量增幅;实现利润228.86亿元,同比扭亏为盈;销售利润率为0.62%,同比提高0.66个百分点,盈利水平偏低,且仍有一批钢厂亏损。同时,由于我国20G高压锅炉管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导致钢材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用户的流通渠道过于冗长,直供产品所占比例仅为30%~50%,多次运输也直接导致钢铁物流成本上升。www.gywfg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