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至2016年间,商业银行曾面临“资产荒”。在资金相对充足的情况下,缺乏具有合理收益率的投资项目,钱没有出路。进入2017年后,银行间市场出现短时利率快速上扬,引发市场对“资金紧”的关注。
从“资产荒”到“资金紧”,只不过短短数月。我们预测,2017 年在央行不进行任何流动性收放动作的情况下,存在约10.3万亿元基础货币的缺口和52.7万亿元货币供应量的缺口。而从前四个月公开市场操作看,央行并没有表现出急于弥补流动性、大水漫灌式的政策倾向。预计2017年将继续沿用2016年的做法,主要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等途径补充流动性,使基础货币供应保持在一个“紧平衡”状态。
综合考虑内外因素,6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可能会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10月由于到期资金和财政存款回流央行,也值得关注。在“资产荒”和“资金紧”同时存在、负债成本趋势性上涨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应尽早部署,挖掘新的资产端项目,同时确保负债总量稳定增长,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的短时快速上升对银行经营造成的冲击。
2017年3月中下旬,银行间市场资金出现短时骤紧,部分中小银行出现“资金紧”,利率全线上扬,市场违约风险快速上升。从去年还在热议的“资产荒”到今年的“资金紧”,只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引发了市场关于“资金紧”的激烈讨论。在“资产荒”还未褪去的背景下,资金成本的上升将进一步挤压银行利润空间。3月的资金紧张是受偶发性事件的冲击,还是有其他中长期因素的支撑?今年的流动性总体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在今年未来的时间里,哪些时点流动性风险会显著上升?这些将是本文试图探究和回答的问题。http://www.gywfgg.com